習近平這樣指導民法典的編纂與實施
編纂一部真正屬于中國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國幾代人的夙愿。我們黨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2001年4次啟動制定和編纂民法典相關工作,但由于條件所限沒有完成。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順應實踐發展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待,把編纂民法典擺上重要日程。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對編纂和實施民法典工作任務提出明確要求。
民法典從編纂到實施,總書記作出了哪些重大部署?提出了什么重要要求?筆記君根據公開報道作了簡要梳理,一起來看!
2014年
10月23日,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編纂民法典”。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設部署。
多學一點:
立足實際,編纂民法典采取“兩步走”的工作思路進行:第一步,制定民法總則,作為民法典的總則編;第二步,編纂民法典各分編,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和修改完善后,再與民法總則合并為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草案。
2015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啟動民法典編纂工作,著手第一步的民法總則制定工作。
2016年
6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聽取并原則同意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關于民法典編纂工作和民法總則草案幾個主要問題的匯報,并作出重要指示,為編纂民法典和制定民法總則提供了重要指導和基本遵循。
2017年
3月15日,習近平主席簽署第六十六號主席令:《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于2017年3月15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多學一點:
制定民法總則,完成了民法典編纂工作的第一步,為民法典編纂奠定了堅實基礎。民法總則編進民法典第一編,基本保持結構和內容不變,根據法典編纂體系化要求對個別條款作了文字修改,并將“附則”部分移到最后。
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保護人民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把人格權與人身權、財產權并列,強調了人格權的重要地位,這為民法典草案確立人格權單獨成編的體例結構等提供了基本遵循。
2018年
8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關于民法典各分編草案幾個主要問題的匯報,原則同意請示,并就做好民法典各分編編纂工作作了重要指示。
2019年
12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民法典草案。
多學一點:
2019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了由民法總則與經過常委會審議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編草案合并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并決定將民法典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昂象w”的完整版民法典草案首次展現在世人眼前。
2020年
5月28日,習近平主席簽署第四十五號主席令:《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于2020年5月28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多學一點:
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和附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2014年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的解釋》,作為與民法通則、婚姻法相關的法律解釋,也同步廢止。
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中國條文最多的一部法律,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5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以“切實實施民法典”為主題的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并作了重要講話《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重大意義,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6月16日出版的新一期《求是》雜志刊發了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點擊《15個要點,讀懂總書記這堂民法典“公開課”》,收獲內容要點。
6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強調,“要扎實推動民法典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