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興市檔案館:構建“智控中樞” 推進共建共享
本報訊 近年來,浙江省嘉興市檔案館搶抓機遇、主動作為,以構建集約集成的檔案數據“智控中樞”為目標,積極參與全省檔案工作數字化轉型示范區試點、檔案數據資源歸集共享試點創建,在機制建設、數據匯聚、共享利用、風險管控上大膽設想、小心求證,力爭為全省檔案數據資源歸集共享工作提供嘉興經驗。
市檔案館組建以市檔案館館長為組長,縣(市、區)檔案館、市檔案館各處室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檔案工作數字化改革專班,把檔案數據資源歸集共享作為專班的重要工作內容,整合市縣力量、打破處室界限、統籌資源調配,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通過迭代升級區域數字檔案管理服務一體化平臺,推進“數據高鐵”建設;啟動重大活動和突發事件檔案資源在線歸集系統建設,做到“全覆蓋、全收集、全掌控”,確保專項專題數據資源應收盡收、應歸盡歸。修改完善《嘉興市檔案館檔案接收基本要求》,探索實施電子檔案數據接收新業務,創新培育檔案數據資源建設增長點。健全完善檔案應用型專家、青年檔案業務骨干、檔案服務誠信機構隊伍,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嘉興特色的檔案數字化改革“硬核”成果,為檔案數據資源匯集和檔案工作數字化轉型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
為確保檔案數據完整性,市檔案館對館藏檔案資源總庫的分類、電子目錄、全文數據和存儲情況等進行全方位復查復核,對編研成果、檔案展覽等未建庫入庫資源進行全面收集。按照“先行先試、應歸盡歸”的原則,制定“2022年檔案數據資源歸集清單表”,將婚姻、知青、學籍、獨生子女、出生醫學證明5類民生檔案以及6種開放檔案納入歸集范圍。深入研究各類檔案資源數據共享歸集標準,對本館執行情況進行排查,及時在館藏檔案資源總庫管理系統中優化修正庫結構、全文、條目、字段4個層級的貫標模型,確保標準先行、執行一致。按照“先易后難,高頻利用為先”的歸集要求,掛出作戰圖、定出時間表,集全館精干力量開展數據質量整改攻堅工作,試點任務內所有數據實現有效提取,35萬余件檔案完成標準化核查。
為進一步加大檔案開放力度,市檔案館編制檔案開放鑒定工作辦法,建立健全檔案開放件與限制件的劃分細則和鑒定標準,明確初審和復審程序。此外,積極探索智能鑒定和人工鑒別在檔案開放工作中的組合應用,聘用專業化服務團隊積極穩妥推進存量檔案開放審核工作,努力化解人少、量大、審核慢的“老大難”問題。預計2022年度館藏檔案開放速率同比增幅將達到100%以上。市檔案館還將實物檔案3D轉換展示列入計劃,嘗試利用數字孿生技術,對館藏實物檔案進行數據采集、建模和數字化存檔利用,推進實現實物檔案數據化、可視化,進一步提升數字檔案利用率。
市檔案館抓牢抓實檔案安全管理工作,建立檔案資源總庫管理員、數據調用分發員、數據修正經辦員、數據匯交審核員崗位安全責任制和脫機載體管理登記制,常態化開展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持續加大對檔案數據管理要害場所的監督檢查,嚴格做到互聯網與局域網“兩分開”、辦公電腦與檔案數據運管電腦“兩分開”,細分國家秘密、工作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嚴守檔案數據安全工作邊界。積極探索區塊鏈技術在維護檔案數據真實性上的創新應用,努力提升檔案數據資源在跨層次、跨地域、跨部門、跨系統、跨業務交互利用中的安全管控能力。
下一步,嘉興市檔案館將進一步做深做細做實檔案數字化改革工程,助力推動省域數字檔案建設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浙江省檔案數據共享中心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原載于《中國檔案報》2022年11月17日 總第3908期 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