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筑長城” ——記載抗日將士與日本侵略者在山海關激戰的《榆關戰事畫刊》
山海關(古稱“榆關”)是連接我國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的咽喉要道,日軍對其覬覦已久。1932年12月8日,駐扎在遼寧錦州的日軍第八師團一列鐵甲列車,以追擊義勇軍為名,開到山海關站東端長城缺口,突然向城內發炮38發。9日晚7時許,3000名日軍進入那道臺墳陣地,向山海關駐軍開槍射擊。10日清晨,日軍在東羅城外的威遠城線構筑工事。山海關駐軍將領何柱國緊急趕往北平匯報。時任北平軍事委員會代理委員長張學良主持召開軍事秘密會議,并以海陸空軍副總司令名義,進行了軍事部署,戰爭隨即爆發。在歷時3天的榆關抗戰中,日軍不斷從東北地區調動兵力,分別從地面、空中、海上向榆關城內發起猛烈進攻。面對兵力和武器占絕對優勢的敵人,守城的中國軍隊抱著必死的決心,幾次奪回失地。城門被攻破后,他們又與日軍展開激烈的巷戰,在中國抗戰史上寫下了悲壯的一頁。
失守前的山海關照片
1933年2月10日,《榆關戰事畫刊》在上海創刊,社址位于上海北四川路851號,由良友圖書印刷公司編輯、印刷、發行,攝影者為良友全國攝影旅行團主任梁得所。畫報同時在廣州、南京、汕頭、北平、廈門、漢口、梧州等地的良友公司分發,并遠銷美國、新加坡等國?!队荜P戰事畫刊》屬抗戰類畫報,每冊大洋4角,8開本,24頁,道林紙,銅版印刷。一月后售罄,同年3月15日再版,出版周期、終刊時間不詳,僅見一期畫報。
《榆關戰事畫刊》封面
《榆關戰事畫刊》圖文并茂,以圖為主,配以中英雙語文字說明,山海關駐軍將領何柱國為其題詞“再筑長城”。畫刊設有《新式的兵器》《不堪回首》《森嚴的戰線》《后方雜影》《平日演習》《戰區工程》等欄目,較為詳細地介紹了抗日將士與日本侵略者在山海關展開的激烈戰斗。如《失去的尊嚴》一圖,旨在說明:“山海關……外寇日深即此尊嚴之古跡亦將毀滅,撫今追昔,良用慨然?!薄稇饏^工程》欄目刊登的系列圖文《工兵造壕工事忙》《鐵甲車裝置之近景》《軍路交界處之障礙物》等,報道了中國軍隊積極備戰的情況;《新式的兵器》欄目刊登了組圖《連發之炮彈》《自動步槍用途甚廣而效力甚大》《對敵方之空軍射擊》《高射炮隊》《戰壕中之輕機槍》等,以大量實物、實景照片,展示了中國軍隊當時的武器裝備和戰斗情況。
此外,由良友圖書印刷公司戰地記者撰寫的《暴日侵榆之經過》《榆關陣地觀察記》等文,對當時山海關地區中日雙方的戰斗起因及經過進行了詳細記述;轉載《大公報》記者撰寫的《石河前線勞軍記》一文,記錄了英勇的抗戰將士抱定必死之心與日軍展開殊死搏斗,而后方支援的棉褲、棉襪等各種戰地必需品成為前線將士的堅強后盾以及何柱國對社會各界的援助深表謝意?!队荜P戰事畫刊》刊發了大量一手圖文資料,內容豐富翔實,對于研究日軍侵華戰爭,特別是榆關戰事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原載于《中國檔案報》2022年9月2日 總第3878期 第四版